今年以来,罗城镇聚焦农村道路交通安全核心需求,以“强化意识、规范秩序、消除隐患”为目标,通过“劝导+整治+宣教”多维举措,切实提升群众安全素养,纠正交通违法乱象,为辖区群众出行保驾护航。
劝导力量全天候,守好路面安全“第一关”。充分发挥交通劝导员“村熟、路熟、人熟”优势,组织劝导员在村口主干道、交叉路口等重点点位值守,重点针对骑乘电动车不戴头盔、农用三轮车违法载人、行人横穿马路等隐患行为开展劝导。通过“接地气”的口语化提醒,引导司机减速慢行、礼让行人,累计纠正交通违规行为50余次,制止不文明行为80余起,为农耕出行、日常通行系牢“安全带”。
常态整治除隐患,严查交通违法“风险点”。针对农村道路常见的“占道晾晒、堆物挡视线”问题,组织村社干部、志愿者定期开展道路环境整治,对公路用地范围内的农作物秸秆、生产生活垃圾、“三堆”杂物进行彻底清理,及时制止道路晾晒行为。此外,每逢集镇赶集日,及时整治“马路市场”,引导摊贩集中有序经营,从源头消除“人车混行、占道经营”带来的安全隐患,切实提升道路通行能力。
宣传教育全方位,拧紧安全思想“总开关”。采用“线上+线下”双线宣教模式,让安全理念深入人心。线上依托微信公众号、村微信群等平台,推送交通事故警示视频、农用车安全使用规范等内容;线下组织镇村干部深入田间地头、商铺,通过入户宣传、集中讲座等形式,结合身边轻微事故案例,讲解“减速让行”“保持安全车距”等实用知识。累计开展集中宣传10余场次、入户宣传70余户,发放宣传彩页300余份,教育群众500余人次。
下一步,罗城镇将持续深化“劝导+整治+宣教”工作机制,紧盯重点时段与路段,做到隐患劝导“零遗漏”、违法整治“零容忍”,全力营造“人人讲安全、事事为安全”的农村道路交通环境。